时间:2023-06-08
中国艺术报: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全国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在京召开
时间:2023-06-08
6月5日,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全国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在京开幕。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音乐学院承办。
会议现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莅临指导。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视频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王黎光,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蔡乔中,北京大学世界传记文学中心主任赵白生等出席开幕式。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各高校、全国各大艺术院团等近800余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齐聚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主持。
在全国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上的重要讲话之际,本次大会聚焦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搭建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成果的调研交流平台,研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描绘中国式现代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图景,凝聚全国音乐教育力量,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致辞
武世兴在致辞中指出,高校艺术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调要对标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深刻认识艺术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对标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推进艺术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新要求;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建构中国自主的艺术教育知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艺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是加快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动实践,要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创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系统、规范的专业教学要点,打造一批音乐类专业的高质量核心教材、核心师资团队和核心实践项目,为切实推进艺术专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推动新文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全面提高艺术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致辞
李奕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首都高等教育战略谋划,更加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国音乐学院按照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要求和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各项重点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担起新时代赋予中国音乐人的文化使命,倡导建设“中国乐派”,组织开展系统的“中国乐派”理论研究,编纂《中国音乐大典》,成立“全球音乐教育联盟”,构建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中国音乐传播能力的高端人才,走出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教育之路,“中国乐派”建设已实质性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中国音乐学院抓住教育强国建设新机遇,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激发和创作出能够走向世界的、具有“中国乐派”特色的音乐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致辞
王旭东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既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创新之举,更是广大高等艺术教育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重要论述,走好建设中国音乐专业教育体系新路的生动实践。他介绍道,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是“中国乐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专业教育之路,回答好“教什么”“怎么教”的时代命题。其中,“8”是基石,是筑牢学生音乐素养的8门专业基础课;“1”是高峰,是提高艺术水平的专业主课;“思政”是内涵,是培养家国情怀、修身立德的思政类课程;“X”是底蕴,是提高人文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通识类课程。大会还将围绕音乐教育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理论体系建设开展交流,重点研讨中国音乐教学法。学校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业内思想共识、汇聚奋斗合力、服务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为建设成熟完备的中国音乐专业教育体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致辞
廖昌永在致辞中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从思政教育与音乐艺术的深度融合是中国式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体系建设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中国式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立德树人与专精技艺的深度融合是中国式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个方面,分享了对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的学习体会,表示希望与兄弟院校同题共答,共同为实现中国式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音乐教育贡献力量。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主持会议并致辞
李心草指出,中国音乐学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探索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全力推进中国乐派建设。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学校将继续肩负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重任,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国音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王黎光教授以《中国乐派的音乐教育启示》为题作主旨发言
在主旨发言环节,王黎光以《中国乐派的音乐教育启示》为题,介绍了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和中国音乐学院在建设“中国乐派”、开启中国音乐教学法建设中的努力和探索,并就“中国乐派”的历史担当、中国音乐教学法的创立、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的定标立规等方面展开阐述。他强调,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中国的音乐学院以及几代有志之士不懈努力,共同将中国乐派建成东方文明的音乐象征。
北京大学世界传记文学中心主任赵白生以《音乐史的三重整合——聚焦跨学科效应》为题作主旨发言
赵白生在主旨发言中以《音乐史的三重整合——聚焦跨学科效应》为题,分享了多次参与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教材《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研讨的经历,表达了对中国音乐学院建设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的敬意。他以外文文献为例,阐释了如何从历史维度、地理维度、学科维度三个层面看待世界音乐史的走向,希望为“中国乐派”建设提供助力,推动“中国乐派”更好地走向世界。
本次大会为期5天,设主、分会场共20个。开幕式音乐会6月5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李心草执棒,携中国乐派交响乐团、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及中国音乐学院优秀师生,演绎《黄河大合唱》等经典作品,精彩呈现一场集学术性、艺术性和示范性为一体的教学成果展示音乐会。
会议现场
大会还将召开《中国音乐大典》出版发布会,举办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艺术院校校(院)长论坛、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图书馆资源建设专题研讨等多场学术研讨会,汇聚业内专家学者,共商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举办中国音乐理论、创作、表演、教育等教学研讨、课堂教学展示和曲目展演,直观展示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成果。闭幕式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国乐团演绎中国作品,奉献高水准视听盛宴。
据了解,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是中国音乐学院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8”指“中国乐派”8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包含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民歌与戏曲、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等课程群。“1”指专业主课和专业实践课。“思政”指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类课程。“X”指全面人文素养课程。中国音乐学院在历时6年多的建设与实践过程中,先后完成了4版培养方案、60余场专家论证会、35门主课课程标准、8门专业基础课教材、1部思政课程教学纪录片,形成了一系列“金课”,培育出了一批“教学名师”,荣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摄影:赵铭、赵洢)
文章链接:
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21859330_32219_zgysb.html?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