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3
来源:音乐学系 作者:张银银
音乐学系党总支召开“田野里的思政课“2023年音乐史学考察汇报会暨教师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时间:2024-01-03
来源:音乐学系 作者:张银银
在田野里做学问,于实践中悟思想。2023年12月20日,音乐学系党总支组织召开“田野里的思政课”2023年音乐史学考察汇报会暨教师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系党总支书记肖明、系主任毕明辉、总支副书记王琢、副系主任金溪出席了本次活动,音乐学系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及部分同学参与此次汇报交流会。
2023年7月,音乐学系肖明书记、金溪副主任带队前往河北石家庄、定州、正定和邯郸等地开展音乐史学考察,并和当地文保单位专家座谈交流。此次会议第一部分为考察成果汇报,第二部分为研讨交流。
首先,肖明书记介绍了“田野里的思政课”假期思政+采风活动的主要内涵,“田野工作”是音乐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音乐学的实践课程,把思政教育贯穿于田野采风的全过程,让同学们在参观学习、采访座谈、社会实践中体会、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政教育效果。肖书记提出希望此次汇报同学们能结合理论与实践分享自己的所思、所获。
2021级硕士生王志宇以“登龙台繁华想”为题,讲述对邯郸赵王城遗址的考察感想,她认为虽然我们只能在遗址遥想繁华盛世,但历史的遗迹与回忆历经沧桑而脉络不断,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2021级硕士生余馨谈到“走出书斋,步入田野”感悟,她动情的表达在考察的过程中书本的“概念”与脚下的“真切”不断交织、碰撞,是非常曼妙难言的历史体验。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舒以围绕历史的“现场感”与“无言之证”分享考察收获,她认为要从普通游客转变成有专业眼光的考察者。2021级本科生王雨荷重点讲述了邯郸佛教造像的考察体会,对南响堂石窟乐伎石刻和不同时期的菩提形象进行了文化考量。2023级博士研究生孔倚未聚焦于邺城地区北朝时期背屏式佛造像,揭示其在艺术风格、技术发展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王军教授和金溪副主任分别对五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评议。王军教授表示此次考察实践体现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挖掘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金溪副主任结合她带队考察的体会,期望通同学们能通过文物考察提升在浩瀚的史料里寻找音乐元素的能力,总结查找史料的方法。金溪老师特别强调史学考察能促使同学们从文物中看历史,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第二部分交流研讨会由音乐学系教师党支部书记袁环主持,全体党员教师和部分同学以《如何让党建与专业融合发展?——以”田野里的思政课“学术采风为例》为题展开讨论。
袁环副教授强调在进行“田野工作”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具有问题意识;在进行田野工作时,要点面相结合,有针对性。同时,她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通过采风实践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教育资源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型转化的具体举措。
教师党员赵晓楠教授认为,音乐史学研究与传统音乐研究应有机结合,古今之乐与史论之法应紧密联系,做到论从史出,史为论本,在今乐中窥见古乐的面貌,在古乐中寻找今乐的源头。
党总支副书记王琢谈到,通过采风实践,同学们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都很显著提升。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强化“思政+学术”的育人模式,将党建促学术发展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田森和张银银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二者均认为“田野工作”是提升自身学术能力的有效途径,“讲唱结合”是音乐学系进行学术交流与思政教育的特色方式,希望今后能广泛参与系里此类活动。
音乐学系主任毕明辉教授从四个方面对活动进行总结:第一,要具备基础能力,具有通史基础和全局思维;第二,要树立学科意识,将基础学科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第三,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加强方法论学习;第四,要提升学术的综合能力,以自身的学术储备激发做学问的热情,在中国本位的前提下强调文化自信、进行跨文化交流。
最后,肖明书记高度评价了本次交流研讨会,她从自身的专业学习经历出发,强调在实践过程中要努力实现与文字、文物、文化的情感共鸣,增强学术认知与思政意识,表示“田野里的思政课”学术采风是音乐学系特有的思政教育活动。今后,音乐学系党总支将立足以党建搭平台,推动思政与专业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不断让思政融入专业课建设同向同行,创新育人新路径。